校友之窗

当前您的位置: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 校友之窗 > 校友论坛 > 正文

2020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17 点击数:

12月12日下午,2020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于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大楼(FIT楼)成功举行。此次2020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以“清华缘、忆当年”为题,通过主持人与不同年级校友的对话,返校校友与在校师生一道,回忆了微电子所4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享在校学习生活的经历,探讨和展望未来。此次论坛由微纳电子系/微电子所王志华教授主持。线下近150人、线上近400人参加了此次校友论坛。

王志华教授结合系所老照片分享了自己与微电子学研究所的渊源,回忆了与系所人与事的故事。他谈到,来到微电子所工作与李志坚先生不无关系,也受到了其他几位老教授、老先生的鼓励。1983级校友代表赵海军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学校和学科的发展也与国家民族经济地位的提升密不可分。清华人的成功在于在没有路的地方坚持走下去,注重团队合作,既脚踏实地、也不拘泥于眼前,具有远大的目标。他希望,微纳电子系师生能够将学术界和商业工程领域有效结合,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蓄力。

王志华教授主持论坛

校友代表赵海军分享


随后,1991级校友代表马玉涛进行了分享。他回忆了自己从本科到博士十年间在清华微电子所的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尤其提到入学时,308教室挂着的巨大1兆位只读存储器的版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鼓励了他不断问自己所做的学术研究对社会和国家是否有所贡献。2000级校友代表谭洪贺分享了自己的在校经历和工作经历。他认为,清华人的特质是愿意沉下心做一件事,不过多受外界因素影响。他说到,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学科的重视使得更多的毕业生愿意融进这个行业,对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005级校友代表贾海昆表示,在微电子所读博的经历培养了自己更加脚踏实地、愿意迎难而上的品质。他回到微电子所成为教师之后,也在不断思考如何给学生留有试错和进步的空间,并希望在前人的肩膀上将团队做成国际领先的研究团队,为行业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校友代表马玉涛分享

校友代表谭洪贺分享

校友代表贾海昆分享


嘉宾们的发言将在场校友和在校师生拉回了过去他们读书的时代,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笑声和鼓掌声不断,场上场下互动不断。2020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用回忆过往的方式积蓄力量,鼓励清华校友们共同努力、续写未来。


主持人与嘉宾简介:

王志华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于1983、1985和1990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含集成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方法学,用于医疗和通信的低功耗模拟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等。获得过16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IEEE Fellow,中国通信学会会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IEEE OJCAS副主编。

赵海军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他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微电子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先后在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美国德州仪器公司(Alpha)、新加坡TECH半导体有限公司及台湾茂德科技有限公司(ProMOS)担任各级管理职务,曾担任晶圆长和整个公司生产及技术的最高主管,经验涵盖从0.35微米至40纳米的主流技术,包括DRAM,FLASH,CIS及SoC等。

马玉涛 现任概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副总裁。他2001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博士学位,同年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最佳优秀研究生,2003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超过20篇的学术论文,并拥有5项发明专利。

谭洪贺 现任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IP研发部部长,负责智能驾驶领域的人工智能处理器研发工作。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获得博士学位。

贾海昆 200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2016至2019年在硅谷创业公司从事高速串口设计工作。2019年12月入职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在微纳电子系工作至今。